企业管理者的痛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为例,系统软件种类繁多,ERP、MES、TMS、WMS、CRM、SRM。。。仅是搞清楚这些概念就要花不少时间。
然而市场上的软件服务商的数量就更多了,有头部的大厂,还有大量的小厂,他们的产品各有特点,有的大而全,有的小而美。
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重型机械和化工品的制造流程完全不一样,前者是离散型加工,工序很多,生产周期很长,后者是连续型制造,原料按一定流程连续不断地生产,周期较短。
如何选择合适的系统软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软件的来源。
1.软件的来源
根据不同的来源,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揽子解决方案
很多企业实施的第一个供应链管理软件就是ERP系统。在成功上线以后,企业对软件服务商产生了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然后继续购买服务商的其他产品,成为了对方的“铁杆粉丝”。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像是患者遇到了名医,治好了困扰多年的疾病,从此以后只找这位大夫看病,还自发地给医生做宣传。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大型头部服务商,他们以ERP系统为核心,以TMS、WMS、MES等为拓展,甚至还有人事和费用管理等模块,产品线非常丰富,能够满足粉丝用户的各种需求,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
2)自主开发
这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一些科技公司在市场上找不到完美匹配公司业务需求的系统,于是就选择内部开发,例如亚马逊和特斯拉早年都觉得他们的流程或制造过程很特殊,所以就决定自己开发系统。
这就好比买了精装修的商品房,可以拎包入住了,但是业主很有想法,对现有的设计不满意,于是就把房间全部拆掉,另外找了设计公司装修。
3)最佳实践
企业向某服务商采购一套ERP系统,然后向其他软件厂商购买拓展模块,例如SRM、TMS或需求预测软件,这种模式叫做最佳实践(Best of Breed)。
为什么要使用多家厂商的系统?因为供应链中有许多的模块,几乎没有一套系统能在所有模块里都做到行业第一。举个例子,微信的功能已经足够强大了,但是编辑图片和剪视频还要在其他更专业的APP中完成。
客户的想法是从服务商中挑选最匹配公司需求的系统,还要考虑区域和行业的适配性。某TMS的运输路径优化功能在欧洲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但是在中国的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这就是区域差异的原因造成的。
4)最佳平台
结合了一揽子方案和最佳实践的优点,现在涌现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最佳平台。最佳实践的方案虽然很灵活,但不同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传输和同步的难点,使用者可能要进行重复的操作。
如果企业有一个很强大的ERP平台,即使没有使用原厂提供的模块软件,但是可以用同平台开发的最佳实践子系统。用户选择的是最合适的系统平台,而不是某个最佳实践的方案。
2.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接下来逐个了解每个方案的优缺点。
1)一揽子解决方案
优点:
由于使用的都是同一家服务商的系统,各个模块之间有很好的兼容性。系统的使用界面比较类似,降低了用户的学习难度。在ERP系统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其他拓展模块也能快速地完成部署,缩短了项目上线的时间。后期的系统升级也比较便捷。
缺点:
虽然ERP系统很强,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拓展应用未必是最佳方案。行业的差异使得标准化的系统不能准确满足每个用户的特定需求。
2)自主开发
优点:
只有自己最了解公司的需求,自主开发的系统肯定是最合适的。除了贵一点,其他方面无可指摘。
缺点:
首先是贵。据说特斯拉在2012年投入了25名人员,耗时4个月在一套低代码平台上开发出了自己的ERP系统。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而且有些人认为4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假设这个故事是真的,特斯拉仅在人工成本上的投入就高达数百万美元。
除了前期开发成本,后期的维护成本也很高。一套初创公司开发的系统,后期需要不断地迭代,修正错误、增强功能,才能跟得上公司发展的节奏。自主开发的另一个烧钱的地方在于高额的维护成本,需要养着一群内部开发人员,所以这种模式的总持有成本是最高的。
此外,自主开发会产生闭门造车的局限性,企业仅根据当下的流程开发了系统,却难以看清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相比之下,专业的服务商见多识广,知道哪里会出现坑,哪个客户有成功经验。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商不断地增强系统的功能,而定制化内部开发的情况越来越少。
3)最佳实践
优点:
选择了同类最佳的解决方案,用户就可能拥有性能最好的功能。这就像是雇个英国管家,请个法国厨子一样,把最好的资源都揽入囊中,为我所用。当然同类产品的最佳应用未必是最好的,它只是精准地满足了用户的特定需求。
缺点:
整合不同的应用是最大的难点,各种来源的系统拼凑在一起会降低整体的性能。为了让数据能够在多个系统中传输,用户还要借助于中间件Middleware。当ERP要升级时,其他的模块和流程都要更新,在此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4)最佳平台
优点:
用户选择的是整个平台,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模块之间集成和升级的问题。以前流传一句经典的话“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他们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而言,我们可以说未来系统之间的竞争是平台之间的竞争。
头部的ERP厂商近年来一直在收购其他模块的服务商,然后整合到自己的平台之中,不断地丰富产品线。另一些独立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也在构建平台,试图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平台化是未来系统软件的发展趋势。
缺点:
主要的问题点在于数据的传输,需要通过中间件链接不同的模块,好在这方面的技术已日臻成熟。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网博会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027-655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