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型指南

牧星智能:探索AGV选型与应用之道

为指导企业更好地开展AGV选型与应用,e-works特别邀请到牧星智能共同探讨AGV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之道。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企业智能物流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AGV等智能物流机器人在代替传统的人工仓储物流作业时,不仅极大程度地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还能有效地解放劳动生产力,帮助企业减人降本增效,因而市场需求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但是市场上AGV品牌纷繁、类型众多,企业在选型时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难以选择合适的产品。

  为此,e-works将编撰《AGV选型指南》,并特别邀请到牧星智能同探讨AGV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交流企业AGV选型与应用之道。

  以下是对话实录:

  e-works:请您介绍一下AGV的主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AGV对应的适用场景。 牧星智能牧星主要将旗下AGV产品分为以下几类:

  一种是潜伏顶升式机器人,此类AGV的载重范围在50—1500kg区间,多适用于料箱式内部搬运、托盘式内部搬运、以及制造业货架在原料仓库/成品仓库,或者原料仓供料上线、工序间物料或货架转运等场景,以及一些特殊场景,例如-25°的冷库环境;

  一种是料箱机器人,单箱载重最大50kg,高度1.5-6.0米,适应于(L:600-400mm)*(W:400-200mm)*(H:120-300mm)周转箱的料箱存储与搬运,多应用于制造业的原料和半成品线边库做物料存储与供料上线这种重存储、轻流量吞吐的场景;

  一种是潜伏顶升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站的混合MIX产品,来完成3.7米移动货架高密度料箱存储,在工作站利用机械臂取放+64货架缓存+滚筒输送的方式达成每小时高达650箱的拣选效率;

  一种是皮带分拣机器人,最大载重35kg,高度400-1000mm可调,适用于中小尺寸物料或者包裹的投递与分拣;

   一种是立体式自动分播设备,这是牧星智能在2023年上海Cemat展会上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新产品——3D sorter,主要适用于尺寸大小在400*300*300mm、重量在5kg以内的产品自动分播,可适用电商仓储、传统仓库,甚至制造业仓储拣选场景。

   e-works:结合实践经验,您认为企业在AGV选型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牧星智能是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的?

  牧星智能:通常来说,企业在开展AGV选型时会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产品技术先进性;一个是,产品后续的维护与改善。

  关于产品技术先进性方面,在AGV产品中主要表现为导航技术的先进性。企业选型时,最常见的是让AGV厂商针对几种导航方式来进行对比。实际上,技术没有先进落后的说法,更多是产品与企业应用场景的适应性对比。例如,某些企业甚至要求在成品仓内都使用slam导航AGV,其实反而会经常丢定位。

  关于产品后续的维护与改善方面,企业在AGV选型时,除了考虑成本,还需要考虑产品技术和易维护性,以及产品是否是标准产品。因为AGV厂商验收撤出后,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改善就交由企业自身做了,这个很重要。

  牧星智能一贯的做法是基于客户需求和使用场景,而不是基于自身产品和技术,给客户提供真实、专业、匹配的建议。

  e-works:请您总结一下企业开展AGV选型的要点与步骤,并分享您对企业AGV选型的建议。

  牧星智能:个人认为,AGV选型其实并没有特别标准或者固化的步骤。简单总结,即描述自身业务流程,整理好涉及到自动化物料的数据,而后就可以交付专业咨询机构或者AGV厂商开展选型工作了。在与多家咨询机构和厂商的交流过程中,企业基本就有一个对产品与方案的基本认知了。

  个人观点,首先,建议企业不要过度迷信于产品技术先进与否,适合才是最好的;其次,不要过度迷信于厂商出货量、知名度,这个也是宣传,难以考究,在与多家厂商沟通对接过程中,大致就可以判断其专业性及合作意愿了;而后,不要只和集成商交流,还是要评估AGV产品原厂的水平;最后,尽量选择标准化产品,特别在涉及多系统、多品牌、多技术等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个专业的统一软件,并且要求硬件厂商必须开发底层API接口协议。这样,即便后期出现极端情况,方便更换调整,而不会因为没有接口从而被厂家绑架。

  e-works:企业在应用AGV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与其它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管理软件的高效集成?

  牧星智能:目前主要的做法是通过一个单独的WCS平台作为中控,上游的ERP、WMS系统通过这个平台与下游的各种自动化设备的WCS和RCS、RMS系统对接,从技术层面来说,是可以实现信息的沟通和统一控制的。

  但是这会带来另一个主要问题,即应用端存在多个控制系统,这是现场人员必须面对的,需要熟悉好几种软件的使用和配置;其次,针对整个交通管控,其实不是完美融合的,共用区域部分是通过红绿灯方式执行,效率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所以,个人建议是采用一个专业的调度系统,作为中控平台,控制各种设备。这个是最高效的做法,也是成本最优,对企业最安全的做法。

   e-works:您认为近年来客户对于AGV的需求有哪些变化和特征?未来AGV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牧星智能:首先,企业需求从以前的定制化产品逐渐转向标准化产品。早期,企业都希望这是一款量身定制的AGV机器人,从而充分满足目前使用需求;但在实际使用会过程中,企业慢慢发现定制化产品的成本高、交期长、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足、备件更换不便。所以,企业需求正在慢慢转向标准产品。

  其次,企业从找AGV原厂合作,逐渐转向找专业的配套合作伙伴合作。找原厂合作,可以得到最专业的技术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但是原厂无法深入了解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并在不同的城市都配备技术人员,所以这点不如专业配套的合作伙伴。另外,现在国内好几个主流的原厂,其实已经放弃了国内市场,特别是制造业市场,而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到海外了。这样一来,客户原本最想得到的技术支持,反而没有了。经过近年的发展,目前一些专门做非标自动化、做MES实施的配套厂家,其实已经具备AGV设备的应用和实施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

  最后,得益于现在AGV的链条细分,例如有专门的调度系统厂商,有专门的控制器厂商,有专门的底盘产品厂商,很多应用需求量较大的甲方终端客户,他们的自动化部门其实可以介入应用这些产品,形成自己公司的产品并且自主规划和交付落地项目。

   e-works:您认为牧星智能的产品解决方案的特点与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应该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牧星智能:牧星智能的团队主要来自两个行业,一个是亚马逊,一个是汽车和半导体制造业。

   首先,亚马逊作为全球电商和仓储物流的鼻祖,给中国企业培养了很多人才,牧星智能的众多高管和产品负责人都是来自于亚马逊。同时,牧星智能也是AGV厂商中唯一一家做仓储运营和仓储软件起家,因此,牧星智能对于仓储业务、仓储软件十分了解,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软件产品算法,在功能上和应用效果上非常优秀。如果有客户分别使用过,感受会非常深刻。

   其次,牧星智能团队的另一主要来源是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专业人才。众所周知,这两个行业是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自动化水平非常高的行业,牧星智能AGV硬件设计理念基本来自于汽车行业。例如牧星智能首创的多连杆顶升结构,其灵感就是来自于汽车发动机凸桃和连杆设计,目前基本国内每一家AGV厂商都使用这个结构了。同时,我们的AGV硬件模组化程度很高,可制造性、易用性强,这些经验都是来自于汽车行业。

  关于AGV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牧星智能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公司和行业有一个精确定位。智能物流行业不是一个务虚的行业,不应该和互联网和消费行业一样,通过资本加持、抢占流量就能成功。厂商而是应该回归到实业本身,通过做好产品、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实现自我造血,这是牧星智能认为这是最核心的出发点。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