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

 

“联想AI+”零距离|联想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伴随中国汽车业的腾飞,轮胎行业作为汽车的“移动地基”,加速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交通安全无小事,轮胎质量影响着无数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先进技术提升轮胎质检效率,近日,联想正式发布中国轮胎行业首台外观缺陷全检设备,填补了轮胎外观全检领域的一大空白。

新春假期,走亲访友、家庭出游,相信不少朋友都在路上经历了随地大小“堵”。公安部交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中国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车轮上的国家”。

伴随中国汽车业的腾飞,轮胎行业作为汽车的“移动地基”,加速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交通安全无小事,轮胎质量影响着无数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先进技术提升轮胎质检效率,近日,联想正式发布中国轮胎行业首台外观缺陷全检设备,填补了轮胎外观全检领域的一大空白。

该设备凭借卓越AI算法,仅需3小时即可完成一个配方(AI检测参数配置集)的模型训练,涵盖近20个轮胎检测项。同时,对于颇具挑战的SKU混检,轮胎换型速度仅需3秒左右,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质检成本。

08q3ewl0fq39zr4j0ztzbixsrklgg3557562.jpg

其实在轮胎制造领域,质检环节一直是个棘手难题。轮胎终检作为质检最后一环,高度依赖人工,在成本、质检质量、效率领域面临多重压力。质检质量方面,首先,轮胎表面形态复杂,检测人员难以全面观察到各个角度的表面缺陷。其次,微小缺陷难以被肉眼捕捉,容易造成漏检或误判。效率方面,人工单条轮胎的检测时间平均达到40秒。由此也带来成本问题,如果以每日数万条质检需求来计算,人力成本可想而知。

在此情况下,轮胎企业积极引入创新技术,但传统AI质检技术在轮胎质检场景中经常“水土不服”。轮胎工厂产线上,轮胎种类繁多,涉及不同尺寸、商标、胎冠花纹等等,传统的AI质检设备也难以应对多SKU混检的复杂情况。

联想全新的AI轮胎外观缺陷全检设备轻松解决了如上难题。该设备依托联想边缘大脑工业质检标准软件(Lizard V3.0),通过自研行业领先的小样本学习无监督建模算法,采用高精度光学模组,搭配1台AI服务器和5个光学模块(含10+组相机和15+组光源),实现了对轮胎外观缺陷的精准高效检测。检测范围全面覆盖轮胎的胎冠、沟槽、胎侧、胎肩、胎里和胎趾等部位。

该检测设备单台占地约6平方米(长3m×宽2.6m×高2.5m),具备光学、机械、电力、算法、软件这五方面端到端的解决能力,经过少量可能的尺寸适配定制,即可实现入场即用的效果。此设备具备轮胎上/下料,轮胎整体打光拍照、各类检测项模型的训练、标注与推理、缺陷检测与分类,以及工厂MES系统对接等功能。目前,联想AI轮胎外观缺陷全检设备已在山东一家全球30强轮胎制造企业落地应用。 

u3cnu7rhn5vec796xuy2ulrmo92k3a802154.jpg

联想在轮胎AI质检领域的创新性突破,离不开多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该设备背后的联想边缘大脑,是联想全自研的一套边缘AI应用开发平台,具备强泛化性、秒级混检、训推一体等显著特点。

a3m8v5jbzv42y8x3k1v87qm3luv93y423293.jpg

w4f41lthgdxx6smxdl4gdyfdrv15is470700.jpg

总的来说,联想边缘大脑平台可基于1台AI推理服务器,连接多达20组相机,几十种光源组合构建方案,实现了两阶段训练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具有快速接近0漏检能力,通常一次性冷启动模型综合检测精度在97%以上,本地自学习几轮迭代以后,精度可达99%以上,同时平台提供一系列组件工具可以降过杀。

除了轮胎行业,联想边缘大脑目前在汽车新能源电池、皮革、3C电子、汽车电子、药品、钢铁、X-ray、鞋、布匹等多个细分行业落地,正在成为变革中的中国工业质检母机软件。未来,联想也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与落地优势,助力更多工业质检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本文为厂商原创投稿文章,未经厂商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厂商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