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据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报道,2021年7月7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提供58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三项可以将新建核电站建设成本降低10%以上的建造技术。其中一项,就是利用先进监测技术加数字孪生技术,为核电站构筑物建立三维复制品。
2020年4月,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就将数字孪生提到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并列的高度,并专辟章节谈“开展数字孪生创新计划”,要求“引导各方参与提出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核能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保持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核能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数字孪生技术在核电行业中的应用,将为核电行业带来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核电数字化、智能化会很大程度降低核电工人操作风险,保障核电运维安全,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纵观国内外,数字孪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内已有诸如华为、联想、和利时、浙江中控、达美盛等企业早早地就加入了数字孪生这一赛道,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条件。其中,达美盛深耕核电行业十余年,拥有一支深谙核电业务的专业队伍。其立足产业前沿,致力于通过可视化、轻量化核心技术,为核电企业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寿期资产管理与价值提升解决方案。
达美盛 - 核设施领域解决方案
设计施工阶段,依托自主三维可视化引擎eZWalker,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RE渲染核心,轻量化解析三维设计模型。在核设施领域,三维可视化引擎不仅支持桌面端程序强大的4D进度模拟、吊装模拟、可维护性检查、仿真可视化分析、剂量场计算和展示等复杂三维可视化业务逻辑,而且还支持大模型B/S纯网页模式浏览,不占用客户端资源,对客户端硬件性能没有特殊要求。同时还可以结合PIMCenter MDC工厂可视化云协同系统,实现跨组织、多参与方在统一平台对项目文档、模型进行在线协同会议校审及管理,有效解决多方异地模型审查需求。
eZWalker
PIMCenter MDC
另外,PIMCenter Insight三维可视化看板系统,可通过直接对接P6、EXCEL等进度数据,实现进度数据和三维模型对象的精细级联动与可视化。此外,它还支持在三维空间内,实时显示核电厂房内各类风险分区、房间分区、危化品分区等多维度可视化应用;并兼具人员安全在岗可视化管理、电子围栏空间管理等多维度可视化应用。其图形展示能力、3D模型处理能力、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在国内外行业内均为领先水平。
PIMCenter Insight
交付运维阶段,PIMCenter Handover工厂数字化移交系统,以工厂对象为核心、主数据为基础、依托元数据库和关联关系,按照工厂分解结构(PBS)或核电的SSC分解结构,使工程建设阶段的图纸、模型、文档等, 按照对象、系统和空间等维度重构和集成。依据国际国内或行业移交标准,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检查,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智能建立关联关系和OCR智能识别,为工程公司和业主形成一套有效的资产全寿期信息管理(ALIM)基础数据仓库,为后期运营提供单一入口和基础数据源。通过与PIMCenter MDC和Insight的配合应用,将实现建设期的多方协同,管理工作的可视化、移交工作的前移,加快数据收集、整理和录入的工作效率,确保数字化移交工作的数据质量。
PIMCenter Handover
另外,NuWalker作为达美盛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核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核电站、核后处理以及核退役等有辐射的环境)的三维可视化协作工具,主要用于辐射场景下的三维场景的配置及可视化、辐射场计算及可视化、人员路径规划及剂量评估、设备设施的拆装模拟、退役流程推演及对比等。为核设施的拆装、维保、退役等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达美盛的数字孪生应用平台已被广泛应用在实际场景中,如中广核工程4D进度可视化及数字华龙2.0、防城港核电厂的核电三维模型轻量化及数据可视化、宁德核电的设备及仪控虚拟仿真培训系统、福清核电的三维虚拟设备定位及实物模拟系统等。
未来,达美盛仍将不断突破创新、发展技术,帮助核电建设运维打造“数字孪生”底座,为核电用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技术助力核电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