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DSA 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是由全面数据审计、业务事件关联分析、违规操作报警、完整访问链条、操作实时回放、日志查询与报表分析等核心功能模块组合而成的。各个模块互相关联,全面提升数据库安全保护能力。真正满足了数据活动可视,数据安全可控,防泄漏,防篡改,数据安全合规等数据库安全的核心需求。
如何能控制数据库越权权限的滥用?
如何控制数据库合法权限的滥用?
如何控制数据库的权限盗用?
如何防范SQL注入、缓冲区溢出等风险?
如何解决数据库缺乏详尽审计问题?
方案功能
全方位、细粒度审计
基于“数据捕获—应用层数据分析—监控、审计和响应”的模式提供各项安全功能,使得它的审计功能大大优于基于日志收集的审计系统,通过收集一系列极其丰富的审计数据,结合细粒度的审计规则、以满足对敏感信息的特殊保护需求。
实时监控与风险报警
可保护业界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当用户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时,系统会自动根据预配置的风险控制规则,结合对数据库活动的实时监控信息,进行特征检测及审计规则检测,任何违反审计规则的操作都会被检测到并进行实时报警,内涵丰富的报警方式,及时通知管理用户,方便管理者及时了解数据库面临的安全威胁,及时作出安全处置响应。
丰富的报警规则
系统内置丰富的报警规则,根据不同的数据库,内置多种不同的数据库报警规则,实现对敏感信息的精细监控,规则因子包括:批量更新、批量删除、批量查询敏感数据、可疑IP访问、可疑账号访问、可疑客户端工具访问、可疑系统参数变更、可疑模块创建、可疑包创建、可疑函数创建、可疑序列创建等报警匹配条件。
自身安全性保护
作为安全设备,金盾DSA系统对于自身安全进行了完善的设计和考虑,系统采用多级用户体系包含系统管理员、审计员、安全管理员三种用户权限,不同级别用户之间彼此制衡,保证系统自身安全,并提供完善的系统日志,对于用户在控制台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记录,保障系统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回溯跟踪。
业务审计
实时监控数据活动情况,自动学习并建立用户和系统对数据的访问行为模式,生成不同粒度的访问规则。进而根据设置的规则评估访问操作的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产生告警。提供可视化的日志检索功能,生成可读性高的报表,达到提高数据库及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的目的。
数据库防火墙
防火墙模块与审计模块共用自动学习结果在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阻断功能,从而提升防护能力。对访问的阻断可以是会话级的,也可以是语句级的。语句级阻断可以在不破坏业务持续性的情况下阻止攻击行为。
应用价值
满足合规性要求、快速通过评测。
简化业务治理,提高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完善纵深防御,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减少核心数据资产被侵犯,保障业务。
全跟踪细粒度审计基于独立监控审计的工作模式,针对业务层、应用层、数据库等各个层面的操作进行跟踪定位,实现对敏感信息的精细监控。
系统设置了权限角色分离,如系统管理员负责设备的运行设置;审计员负责查看相关审计记录及规则违反情况;日志员负责查看整体设备的操作日志及规则的修改情况等。
传统的数据库审计定位往往局限于IP地址和MAC地址,很多时候不具备可信性。DSA 数据库审计系统可以对IP、MAC、用户名、服务端等一系列属性进行关联分析,从而追踪到具体人。
DSA 数据库审计系统内置丰富的报警规则,根据不同的数据库,内置多种不同的数据库报警规则,实现对敏感信息的精细监控,规则因子包括:批量更新、批量删除、批量查询敏感数据、可疑IP访问、可疑账号访问、可疑客户端工具访问、可疑系统参数变更、可疑模块创建、可疑包创建、可疑函数创建、可疑序列创建等报警匹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