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管C5-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一套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功能涵盖事务、流程、交流、知识、后勤、客户、销售、采购、仓储、生产、项目、应收应付、人事、考勤、薪酬、成本管理、财务及核算等企业管理的各个主要方面。
全管C5-ERP(云租用)软件采用在线租用方式,免安装维护,按需付费。支持总部与异地多分支机构管理模式,实现对异地分支机构销售、库存、费用、办公等信息的实时掌握。
功能模块
产品特色
一、全功能一体化管理
全管软件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特点,摒弃传统软件按功能模块独立销售的方式,将所有功能合并打包销售,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涵盖企业大部分管理问题的一体化体解决方案。『全管』的寓意为“全面管理”,我们在多年的信息化实践中,总结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痛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如下问题:
问题一、不知道如何选择管理软件
有些企业之前没有使用过管理软件,对管理信息化缺乏认识,看了很多管理软件,不知道如何选择。还有些企业已经使用了管理软件,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但不知道如何去提高。
对于之前没有使用过管理软件的企业,建议不要盲目下决定购买,最好是先试用,带着实际的管理问题去使用软件,就能很快形成正确的判断。目前市面上的管理软件很多,功能看起来雷同,但其实区别很大,因此一定要耐心去实际使用。全管C5管理软件就提供了在线试用和本地安装试用两种方式,让客户明明白白购买。试用过程中,客户可以随时向咨询顾问寻求帮助,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帮助客户一起梳理管理需求,并落实到软件中去解决。
对于希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客户来说,选择一套一体化整合解决方案是最好的选择。在克服了初期的一段时间不适应之后,一体化管理软件的优势就马上体现出来了。采用全管C5管理软件之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软件中管理起来,以前需要手工处理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囊括在软件中管理,企业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问题二、使用了多套管理软件,维护工作量大,且彼此不通,形成信息孤岛
受信息技术本身的限制,许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使用了多套管理软件来分别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比如:办公有OA软件,销售有单独的CRM软件,进销存也有单独的软件。这些管理软件日常维护就是不小的工作量,而且软件之间数据彼此独立,无法互通数据,形成信息孤岛;有时候需要在好几套软件中填写相同的内容,增大了使用者的工作量,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可以采取中间件来连接各套相互独立的管理软件,但这种方法需要很高的投入以及长期维持一支IT信息化建设人员,因此只适合于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单是打通数据的投入,就远远超过已有管理软件的费用总和,从经济角度而言,还不如重新购买一套一体化管理软件来得划算和方便。
以全管C5管理软件为例,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起,从结构角度就已经彻底避免了信息孤岛问题,而且只安装维护一套软件,维护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问题三、担心在管理软件上投入过多
很多企业想上管理软件,但担心投入过多,特别是一些按功能模块销售的管理软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又不得不再购买其它模块来配合使用,最终下来发现总体投入已远远超过当初的预算。
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管理需要并不简单。而且因为企业规模小,往往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管理的灵活性和复杂程度比大企业还要高。因此,中小企业选择管理软件,一定要选择合适自身管理特点的,而不是去一味追求高大上。
全管C5管理软件系列采取了简化授权的思路,将产品按功能模块分为三个子产品,分别是:OA、CRM和ERP,其中CRM包含了OA的功能模块,而ERP产品则包含了所有功能模块,并支持三个子产品平滑升级。客户可以先从OA开始,升级到CRM以及ERP,所有数据无需迁移,只需更换授权许可证即可。由于功能模块较多,软件提供了模块启停的功能,可以把目前暂时用不上的功能关闭,以后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打开。
二、高效能时间管理
我们分析了职场“拖延症”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全管软件针对这些病因对症下药,专治工作中的“拖延症”,让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高效能企业。具体药方如下:
1.所有与时间有关的事项,都汇总到待办清单(TODO)中,比如:日常任务、待跟进的销售机会、待发货的销售订单、待收款等等。已完成的事项会自动从待办清单中去掉,每个人只要看看待办清单,就知道当前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做,一目了然。
2.待办清单提供了轻重缓急视图,将所有待办事项,按重要和紧急程度自动分类,方便按照重要紧急程度来处理各项待办事务,避免耽误重要的事情。
3.每项事务都对应了职位或人员,并最终体现在该职位上人员的待办清单中,无一遗漏。采用建立职位来区分职责范围,也有效解决一人身兼多职时,因为不清楚每个人的职责范围,而导致的低效与不便。
4.通过一体化的设计,所有数据整合流转,有效避免了部门间信息孤岛,有效解决因为部门间流程不畅,协调不佳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
5.所有事务都记录于系统中,上级可以随时查看下级的事务办理情况,包括:已完成待办事项、进行中待办事项。如果有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三、支持深度扩展定制
在目前市面上众多的管理软件中,全管C5企业管理软件算是一个异类,因为这个软件的所有功能模块,都没有一行传统意义上的代码,全部是采用零代码方式配置出来的。而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还要从软件开发行业的一个典故说起:“银弹”。“银弹”是一个比喻,在西方神话中,银制的子弹可以杀死号称不死的狼人;而在软件领域中,银弹用来比喻能够极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万能方法(一个经验标准是让软件开发效率在10年内提高10倍)。
Fred Brooks在1987年所发表的一篇关于软件工程的经典论文《没有银弹》中强调,真正的银弹并不存在,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无法靠简单的手段来解决。这篇经典论文揭示了软件开发的存在的问题,软件开发的复杂度很难控制,且往往因为复杂程度不可控而最终导致失败,这是很多软件项目开发失败的根本原因。这篇论文同时也指明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两个方向:降低复杂度和需求妥协,保持复杂度可控,并在次要功能时做出妥协,是确保软件项目开发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并不如“银弹”一般完美,但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可行方法。
全管的独特解决之道
全管软件的工程师们很多都有着15年以上的管理软件开发的经验,对管理软件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是深恶痛绝,因此从2003年起就启动开发一套适合管理软件领域使用的元模型平台,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甚至数次的推倒从来,最终做出了这样一套适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元模型软件平台。全管软件的所有产品,都是基于这个平台,通过零代码的方式配置的。
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使用经验数据,使用元模型软件平台,开发新功能的速度是传统代码开发的5倍,而调整已有功能的速度,是传统代码开发的7倍以上。为什么使用元模型软件平台可以提高如此多的开发效率?下面我们从理论及实践的角度,来进行说明:
一、降维
降维这个词最近很流行,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从元模型软件平台的角度来解释降维,就是把复杂的代码编程转变为更易于理解的业务模型。
传统的代码编程开发中需要考虑很多维度的问题,具体到某个变量如何赋值、数据如何在界面和数据库之间传递等等,细节繁多、涉及面广,即使是有专业知识的人,也容易疏漏出错。总结起来,就是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太多,维度太高,不容易把控,导致开发效率低下。
而元模型软件平台,则屏蔽了编程细节,采用零代码方式的建模方式,通过各种模型来组合出各种功能,复杂度方面大大降低,因此开发效率高。
通过降维获得的高效是有代价的,降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忽略一些维度(因素),从而导致某些细节被删减。简单来说,模型能够实现的功能是传统代码编程能够实现功能的子集。因此元模型软件平台聚焦于管理软件开发领域,而不是所有软件领域,这样就可以通过元模型来涵盖大多数的管理需求。
二、扩展
由于降维的代价,即使元模型软件平台仅聚焦于管理软件开发领域,也无法涵盖全部管理需求。因此必须提供另外的方式,去弥补因为降维导致的损失。
在全管元模型平台中提供的插件机制,可以有效解决降维导致的功能细节损失。整个平台采取微内核的插件方式,针对不同的需求,扩展专门的插件来满足特定需求。插件采取按需加载的机制,仅加载需要使用的插件,因此扩展插件既可以包罗万象,满足各种需求,同时又不会使得系统臃肿。
三、直观
直观和降维有一点联系,但含义并不相同。降维可以把复杂度降低,但并不一定能变得直观,因为直观是从人的认知角度而言的,对人来说,易于理解就是直观。举个例子,身份证号仅由数字加字母X组成,算得上是非常简单,但并不直观;而姓名加照片的方式,涉及到复杂的汉字以及图像,并不简单,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从人的认知角度而言,比一串数字加字母X的身份证号要直观得多。
业界也有一些平台产品采用模型方式去屏蔽编程细节,但用的模型还是脱不开传统编程的概念,甚至有些平台只用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这些做法虽然降低了维度,降维后的模型并不易于理解,开发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要让平台产品直观易用,就是要跳出软件开发的思维,让非技术人员来使用平台产品,只有他们觉得易用,这个平台产品才算是真正的直观易用的。这一点,是全管的元模型软件平台一直坚持的设计原则。
软件定制选全管
正是基于元模型平台的优势,使得全管软件定制项目成功率远超同行业水平;并且因为开发效率高,也使得开发费用大幅降低!如果您有软件定制方面的需求,请与我们的咨询顾问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