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制造执行系统(MES)作为连接企业计划层与现场控制层的重要桥梁,不仅承担着对接上层企协资源计划的详细订单,更是生产现场实际数据的集成、传递与分析的关键层,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企业管理者的对于管理精细化要求不断提升,对于员工的技能绩效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产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而降低成本的重要抓手是严格控制生产中的变动成本。所以在MES中,技能绩效功能的发展不仅关乎企业内部人员配置和效率提升,更是企业实现智能化、柔性生产的重要保障。
02 生产现场痛点
在生产现场,随着企业对于效率和质量的不断追求,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生产流程的顺畅性,还可能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造成潜在威胁。生产现场当前普遍面临的技能绩效问题如下:
1、人员配置与技能匹配问题
生产现场常常面临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挑战。由于岗位需求与员工技能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匹配,导致某些关键岗位人手不足,而其他岗位则可能出现人员冗余。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培训效果与技能提升难题
尽管企业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员工培训,但培训效果往往难以衡量。生产现场需要员工具备高度的技能水平和灵活性,但是传统的培训方式可能无法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之后缺乏持续的技能评估和反馈机制也使得员工难以了解自己的技能差距和改进方向。
3、薪资计算问题难以界定
在生产现场,薪资计算的复杂性源于工时跟踪、绩效评估和岗位等级等多重因素。计算的不准确或不公直接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忠诚度。透明度和公正性是员工关心的焦点,不透明或疑似不公的操作易引发不满。另外,薪资与绩效脱节也是一大问题,它可能削弱员工对绩效管理的信任,进而降低整体工作效率和氛围。
4、信息孤岛与沟通不畅
生产现场的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普遍。各个部门之间可能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导致生产数据、人员信息等重要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不仅影响了生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协作问题。
03 在MES系统中技能绩效的应用
在生产现场,随着企业对于效率和质量的不断追求,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生产流程的顺畅性,还可能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造成潜在威胁。生产现场当前普遍面临的技能绩效问题如下:
1、员工信息管理
基础数据维护: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录入,而是构建一个全面、细致的员工信息库。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还包括教育背景(学校、专业、学位等)、工作经历(前任公司、职位、工作时间等)、家庭情况、紧急联系人等,以确保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员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动态数据更新:随着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信息也在不断变化。例如,某员工可能从一个部门调到另一个部门,或者从一个职位晋升到另一个职位。此外,他们的技能也可能得到提升,或者参加了某些培训。这些动态数据需要及时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技能与资质管理
技能矩阵构建:技能矩阵是一个二维表格,列出了企业中的所有岗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的技能。同时,它还显示了每个员工当前具备的技能水平。这样,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员工具备哪些技能,哪些岗位存在技能缺口,从而进行更合理的人员配置。
技能评估与认证:定期的技能评估是确保员工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关键。这可以通过技能测试、实际操作考核、同行评审等方式进行。对于某些特殊岗位或需要特定资质的岗位,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认证或持证上岗。尤其是在制药、医疗器械、冶金等相关行业,以及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对同一员工进行培训和认证的行业。
3、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需求分析:基于技能评估的结果和岗位需求,企业可以识别出员工的技能差距,并据此制定培训计划。这些计划可能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课程、工作坊等多种形式。
培训效果跟踪:培训结束后,需要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可以通过绩效评估、反馈调查、技能再次评估等方式进行。
4、薪酬计算
薪酬体系设计:根据企业战略、市场行情和员工需求,设计全面、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这一体系可能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多个组成部分。
薪酬计算与发放:MES系统实现了薪酬的自动化计算功能。通过与排班与工时管理模块的紧密集成,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员工的工时数据、绩效评分等信息,并结合薪酬体系进行自动化的薪酬计算。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和繁琐性,提高了薪酬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薪酬调整与优化:定期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和市场变化。当企业业绩提升时,可以适当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也需要对薪酬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5、排班与工时管理
灵活排班:根据生产计划、设备状况、员工可用性等因素进行智能排班。这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员工过度劳累或闲置。
工时跟踪与统计:实时记录员工的工时和工作内容,为薪资计算、效率分析、成本控制等提供依据。这可以通过工时卡、考勤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方式实现。
以我司的技能绩效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一级、二级、三级模块的细分,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功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整合。从人员技能的在线管理到绩效薪资的统计分析,再到薪资结果的审核管理,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优化,确保企业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任务。
04 未来技能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MES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智能化决策支持
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MES系统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系统能够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2、个性化培训管理
随着员工需求的多样化,未来的MES系统将更加注重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通过对员工技能、兴趣、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分析,系统将能够为员工推荐更为合适的培训课程,提高培训效果。
3、灵活化排班管理
随着制造业的柔性生产需求增加,未来的MES系统将能够实现更为灵活、智能的排班管理。系统将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员工技能、工时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的排班方案,确保生产的高效进行。
4、绩效薪资管理的持续优化
随着薪酬管理理念的更新和薪酬结构的调整,MES系统中的绩效薪资管理功能也将不断进行优化。系统将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并根据绩效结果调整薪资,实现更为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