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浪潮海岳智能物联网平台inIoT

关键词:inIoT 
发布时间:2025-01-02
所属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
适用行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零部件电子与通信汽车整车/零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太阳能光伏
自主产品

产品介绍

产品参数

产品手册

相关案例

相关资料

咨询留言

联系信息

一、产品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浪潮海岳智能物联网平台inIoT
版本号:V7.0
软件版权号:2024SR1383112
二、产品功能描述
(1)产品架构
面对平台的高可用性需求,浪潮海岳inloT采用微服务架构,利用云原生和容器技术对应用进行分布式部署,为平台运行提供弹性计算环境支撑,提升海量设备并发接入和秒级数据采集能力。
平台自研核心物联网组件,包括设备接入服务负责设备模型定义,私有协议的解析;规则引擎负责时序数据实时处理,进行函数计算、数据清洗、数据流转和场景联动、报警管理等;设备管理负责设备的设备统计分析、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等;API开放接口负责数据订阅服务;云组态设计器负责可视化大屏编辑。自研组件全部支持分布式集群部署;时序数据库支持分布式部署,多副本每秒百万以上测点写入。这些组件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物联网平台,保证了平台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扩展性。通过自研核心物联网组件与开源组件的有机结合,平台实现了对大规模数据的高效处理和稳定运行,满足了不同行业和场景下的复杂需求。

图1浪潮海岳inIoT技术架构
(2)产品功能
浪潮海岳inIoT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具备工业设备的广泛接入、工业协议的全面解析、设备的远程设置与指令下发、事件上报能力,通过规则引擎技术实现数据的修复、清洗、计算、流转、报警、场景联动等功能,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支持实时数据三维可视化,支持全面监测平台服务与数据链路。提供数据订阅和开放式API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开发与集成。平台功能架构图如下所示:

图2平台功能架构
平台功能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备接入与管理:通过对设备实体、实体关系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设备的实例化与分组管理;通过接入网关实现设备的接入,内置编解码器支持私有协议解析;具备视频接入能力,支持通过国家标准GB28181以及ONVIF、RTSP等主流协议接入设备资源。
②实时计算与分析:通过规则引擎,实现数据的计算、清洗、流转、设备联动、复杂规则处理等;界面化配置报警规则,支持报警管理;提供时序数据分析,进行任意历史时间段的查询与聚合分析。
③云组态可视化:系统封装适合设备监测场景的可视化组件1000+,并通过工业级数据测试,保证时序数据场景下可视化组件的展现性能。
④应用开发与集成:提供开放式API,支持自定义API,支持第三方应用开发与集成。
⑤运行监测:内置设备运行监测标准化应用,输出设备实时监测;提供采集链路监测,快速定位问题位置。
三、类比同类软件的优势分析
浪潮海岳智能物联网平台是基于浪潮在ERP信息化领域三十多年的经验,和浪潮集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方面的优势,以浪潮企业级PaaS平台iGIX作为技术底座,重点打造的物联网平台软件,用于支撑产业物联网的发展。从2008年第一个智能粮库项目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始,浪潮在物联网方面不断深化研究、创新技术、拓展场景,在2019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发布了浪潮物联网平台,具备设备广泛感知、数据实时采集、数据3D展现的核心能力,通过平台开放与集成,帮助企业简化设备连接与管理复杂性、降低成本、提升管理及生产效率,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浪潮在创新性与先进性方面与国内主流厂商对比,如下:
(1)支持多层级数据与业务协同的云边端协同一体化
云边端协同已经成为物联网平台发展的重要模式,加速了AloT能力向边缘下沉。浪潮海岳inIoT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将云平台能力从云中心扩展到边缘侧,建立起广泛的设备感知、数据处理、实时计算与数据可视化呈现能力。通过云边协同通道实现资源、数据与服务的实时同步与交互,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决策等核心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全面支持大型企业物联网平台的多层级云边协同管控模式。
(2)支持多网络多协议设备接入
在设备连接方面,平台提供多网络多协议的兼容适配能力,支持硬件网关、边缘服务器、虚拟网关等多种方式,支持标准数据格式和透传/自定义。支持MQTT标准协议,连接网关设备;支持HTTP方式,连接控制系统等;支持TCP/UDP方式,连接老旧设备;支持CoAP/Lwm2m方式,连接低功耗设备;支持云云对接,连接运营商平台;支持Websocket方式,集成原生SDK,连接桌面外设设备;支持设备安全接入。
在私有协议解析方面,传统的物联网平台是基于配置式的接口调用,必须预先在平台上配置好设备的协议。当私有协议的新设备接入时,需要重新编制设备协议,否则不能接入,这就使得设备接入存在局限性。inIoT平台开发热插拔式的编解码器,支持私有协议解析。对接入平台的异构协议报文支持自动解析,支持将行业标准协议、厂商专有协议、企业私有协议进行统一纳管。插件支持热加载,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3)融合工业机理的分布式动态编排规则链
如何在规模日益增长、源源不断高速产生的流式数据上进行低延时的计算与分析,对现有的物联网系统提出了挑战。
平台突破了基于流编程模式的规则构建技术,流编程模式将瀑布流式的代码,转变成以算子为核心概念的代码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可以任意编排,算子与算子之间是解耦的,算子可以用脚本来定义,算子之间的流转全靠规则来驱动。算子可实时热更替,也可以给编排好的逻辑流里实时增加一个算子,从而改变业务逻辑。规则链支持拖拽算子节点的方式来构建数据计算与处理的规则。完成数据的筛选、计算、转发等操作,实现数据逻辑和上层业务的解耦。通过编排规则,平台可以实现数据清洗、数据转发、函数计算、复杂报警、指标计算、虚拟点位计算、设备联动等功能。
(4)支持三维模型动态展示与数据实时交互
面向工业设备实时监控与分析需求,平台内置丰富的工业数据展现组件,封装适合工业设备监测场景的可视化组件9大类1000+个,包括支持表单配置化的各类分析统计图表组件、多个原生2.5D组件、基于SVG的管路图绘制组件、支持脚本配置的自定义图表组件、全自由度的HTML组件等,内置素材组件库,支持用户拓展。
平台采用低代码开发方式,用户无需写代码,只需在编辑器中,拖拽组件到可视化画布上,再配置组件的显示样式、数据源及交互动作,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监控界面设计。平台将数据源与组件的分离,通过统一数据集功能,实现了物联网“流数据”与业务“批数据”不同节拍数据的融合和统一管理,实时数据支持秒级展现。平台支持设备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关系库数据集、Restful接口、模拟数据等多种数据源,通过赋值页面变量等技术,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交互效果,包括显隐控制、数据筛选、条件过滤、页面跳转和Tab页切换、数据动态绑定、视频弹出等。此外,设计器原生支持3D模型渲染,支持第一视角浏览模型,支持拾取模型元素进行标注等功能。
(5)采用云原生架构,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部署
随着数据生产源从系统输入转变为设备自动采集,数据量到数据生产频率都前所未有的提高。数据吞吐量决定了物联网系统的基础能力水平。
物联网平台采用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实现微服务的注册、发现、流量管理、安全控制、系统的监控、边界预警和管控等功能。云应用基础框架可以为平台运行提供弹性计算环境支撑。平台的各个模块解耦后形成了微服务单元,微服务单元通过容器镜像的形式打包分发。
物联网平台基于云原生、微服务技术构建,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部署。通过云端分布式高性能集群架构,可提供每秒数百万吞吐量的路由能力以及低时延的数据投递能力。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问问展商吧!
请您使用观众账号登录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问问展商吧!
我要咨询×
询价×
试用×